An article “人機之爭:人文與科技” published in SingTao Daily News

Written by

An article, titled “人機之爭:人文與科技”, written by Dr Daniel Mo, has been published in SingTao Daily News on 1 June 2016. The article is about the integration of human and technology and how the future generation should understand the technology development and apply into daily life.

人機之爭:人文與科技

由英國公司Google DeepMind研發的人工智慧系統AlphaGo擊敗世界圍棋棋王的那一刻,即時引起全球不少有關人腦與電腦相爭之討論。無疑,這在人機對戰的歷史上具有代表性,因為圍棋是目前為止人類發明最複雜的遊戲,亦是古今中外許多專家的研究範疇。隨著科技不斷進步,電腦在個別範疇戰勝人腦,只是時間問題。

 

不被電腦操控取決欲念

過去五十年,電腦處理器的性能一直按摩爾定律(Moore’s Law)發展,即每隔十八至二十四個月,集成電路上可容納的元器件數目便會增加一倍,電腦相對的運算速度也就快一倍。因此,電腦快過人腦本是不必爭論之事,然而更值得我們關注的是人類生活與科技的關係。

科技的創新與應用為人類帶來了不少生活上的好處,但同時在不知不覺間改變了我們的生活模式,如智能手機令不少人成為「低頭族」、社交網絡平台佔據了我們與家人朋友的相處時間、各企業更運用智能系統,減省人手,提升生產力,並讓電腦代替人腦作出商業決定。

我們所研發的電腦會否有一天掌控我們呢?本人在這問題上沒有確實答案,但在中國的傳統智慧上得到少許啟示。

莊子說:「物物而不物于物,則胡可得而累邪!」(翻譯:「利用物而不受制於物,那麼怎可能會受牽累呢!」後者的「物」可指外物和物慾。)本質上,電腦對人們來說,只是一件工具已而,它會否掌控我們,還是繼續被我們使用,取決於人文素養。若我們知道如何善用時間,對生活優先次序有所掌握,懂得珍惜朋友和家人,並在凡事上以無私至善的心去作,我們又何來需要擔心有一天被電腦所控呢?可能真正要我們管理的是我們對事物的欲念。

 

人文與科技不能分割

諾貝爾化學獎得主李遠哲教授,於早前「新世紀科技與人文高峰會」中的發言,「教育不應該只是培養專家,而是一個健全的人,每一個從事科學工作的人,都要有人文精神,每個從事人文工作的人,也都要了解科技發展。」可見「人文與科技」本身不能分割,大學的教育需要融合兩者,為社會培養健全的人才,更是責無旁貸。

 

供應鏈及資訊管理學系助理教授

巫耀榮博士